UPLC法同时测定白芥子中对羟基苯乙腈及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文献综述

 2023-02-26 23:13:28

中药白芥子的概述1.白芥子的主要成分1.1 芥子碱、芥子苷、芥子酶逄镇等[1]通过研究得出白芥子的主要成分为芥子碱、芥子苷、芥子酶等,也是白芥子药理作用的主要来源成分。

白芥子中主要含有4类芥子碱类成分,包括芥子碱、4-羟基苯甲酰胆碱、3,4-甲氧基苯甲酰胆以及3-羟基-4-甲氧基桂皮酰胆碱[2],其中芥子碱在白芥子中的含量最高。

芥子碱在绝大多数植物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芥子碱硫氰酸盐,有很强的止咳平喘作用。

芥子苷作为白芥子中另一个有效成分,具有平喘抗炎的作用。

芥子苷遇水经芥子酶作用生成硫代异氰酸对羟苄酯,具有强烈的皮肤刺激性[3],具有发泡的作用。

1.2 脂肪酸类日本人长井长义对日本产的白芥子进行了其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测得日本产白芥子中挥发油的含量为0.27%[4]。

陈振德等[5]从白芥子中共分离鉴别出14种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3.8%,以芥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芥酸为特征成分。

1.3 维生素及甾体1936年,美国人PeterGMar及B.E.Read测定白芥子中含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124%,并据此提出用白芥子治疗夜盲症。

此外白芥子中还含有硫胺素(Vb1)、核黄素(Vb2)、烟酸(抗糠皮病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等[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