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6 23:15:11

摘 要 :建立健脾丸(浓缩丸)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为制定企业内部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脾丸中山楂、枳实等所有饮片进行定性鉴别。

分别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山楂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10:5:3:1)为枳实展开剂,在硅胶 G 薄层板上展开,所得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1];并且对健脾丸(浓缩丸)中橙皮苷与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2]。

关键词健脾丸(浓缩丸);含量测定;TLC;熊果酸;橙皮苷 引言:2015版《中国药典》中健脾丸与公司健脾丸(浓缩丸)处方相同,相差很大,公司党参(小部分)和麦芽为粉末入药其他均经过水提,那么很大程度上由于提取但工艺率的原因可能存在许多成分含量较低,同时高温作用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物质干扰检测结果。

药典中对健脾丸的鉴别项中显微鉴别为党参和炒麦芽,此项浓缩丸中可以沿用。

薄层鉴 别为白术、山楂、熊果酸及枳实,其中白术鉴别为苍术酮,山楂检测为熊果酸。

苍术酮为白 术中的挥发性成分,由于浓缩丸的提取和后期干燥过程挥发油大量损失掉,且苍术酮随着时 间的延长逐渐降解(之前参苓白术丸中已经研究),所以不建议增加此检测项。

此外,白术 中参考其他品种可以鉴别白术内酯类,由于白术内酯含量一般在0.2%以下,且经过水提取 损失较大所以不建议加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