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浸膏浓度对苦黄浸膏含量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28 21:58:03

苦黄注射剂、枯黄颗粒的临床应用和含量检测研究进展

摘要:苦参是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苦参碱由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得,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中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1]]。中国古代主要利用苦参碱的利尿和杀虫作用进行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逐渐开发出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等苦参碱制剂。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1 ex Balf 1.)、药用大黄(Rheum of f icinale Baill.)的根茎,具有泻热通腑、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用于湿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及上消化道出血。大黄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如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通常溶于苯、乙醚、氯仿,在碱性有机溶剂如吡啶、N2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度较大,可溶于丙酮、甲醇及乙醇,不溶于或难溶于水中[[2]]。

本课题意在相同醇沉时间、相同浸膏密度的条件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pH值下苦黄浸膏中大黄酸、苦参碱、大黄素、大黄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研究对比其含量变化,最终筛选出苦黄浸膏中有效成分含量最佳时的pH值与浸膏浓度。

关键词:pH值;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成分;苦黄浸膏。

1 苦黄注射剂、苦黄颗粒剂综述:

苦黄注射液由苦参、大黄、大青叶、菌陈、春柴胡组成的中药复方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性黄疸、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等症的治疗 [3-5] 。苦黄注射液活性成分含有生物碱、大黄蒽醌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其中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等,大黄蒽醌类有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 [6-7]

苦黄颗粒为苦黄注射剂改剂型品种,由大黄、苦参、柴胡、茵陈等药组成,经临床试验其疗效与苦黄针剂相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