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A1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估文献综述

 2022-12-31 15:26:2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外周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慢性代谢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在空腹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表现为高血糖。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眼及肾等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和衰竭。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4.15亿,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6.42亿。

游离脂肪酸(FFAs)是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参与多种生理信号传导过程,在最近十年间,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游离脂肪酸受体。

目前去孤儿化的游离脂肪酸受体主要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视紫红质家族,包括游离脂肪酸受体1(即FFA1,也称GPR40)、FFA2(也称GPR43)、FFA3(也称GPR41)及FFA4(也称GPR120),其内源性配体均为FFAs6。

根据脂肪链的长度,FFAs可以分为短链FFA(Cle;6),中链FFA(614)。

其中,中长链脂肪酸能够激活FFA1和FFA4;而短链脂肪酸能够激活FFA2和FFA3。

作为重要的信号传递分子,FFAs主要通过激活体内的游离脂肪酸受体而直接或者间接调控胰岛素的分泌、脂肪细胞的代谢及分化、抗炎等生理过程。

游离脂肪酸受体成为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新靶标,其中,FFA1更是能够直接调控胰岛素释放,并能促进肠促胰岛素分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