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K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6 21:07:41

新型CK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研究

1、蛋白激酶CK2简介

蛋白激酶CK2又称为酪蛋白激酶2(casein kinase Ⅱ),为一类高度保守的第二信使非依赖性苏/丝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中[1]。CK2的磷酸化底物超过300多种,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癌变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作以及发展进程,例如炎症、心血管疾病、退行性病变、肿瘤以及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等。因此,CK2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治疗靶点。不同作用模式的CK2抑制剂相继诞生,按照其作用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作ATP竞争性和非ATP竞争性抑制剂,而后者又包括底物靶向抑制剂、CK2alpha; 亚基外部靶向抑制剂等。

2 蛋白激酶CK2抑制剂

2.1 ATP竞争性抑制剂 大量靶向活性位点的不同类型化合物都具有ATP竞争性抑制剂的特征,例如卤代化合物TBB衍生物(1~3)、提炼的多分衍生物(4~6),以及以吲哚喹啉为基础的衍生物等[2]其中一些能够通过细胞膜,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这种脱靶活性可能是与具有相似ATP结合位点的蛋白发生结合有关,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ATP竞争性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CK2抑制剂CX4945进入I期临床试验,开始面向晚期实体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2 非ATP竞争性CK2抑制剂 最近研究发现,一些CK2小分子抑制剂并不直接靶向ATP结合位点,却能阻断CK2依赖性磷酸化过程[3]

2.2.1 靶向CK2底物 CK2的一个显著特点为嗜酸性底物特异性,利用该特征可抑制其自身活性。Perea 等[4]以 HPV-16 E7 癌蛋白作为靶点,通过筛选噬菌体随机肽文库鉴别出可以结合 CK2底物酸性磷酸化受体位点,并因此抑制 CK2 催化磷酸化过程的肽类。其中一个活性肽,P15 可以消除 CK2 对 E7 的磷酸化。此外,当其与细胞穿透肽Tat 融合后,P15 成为肿瘤细胞的一个促凋亡肽,并在肿瘤动物模型和宫颈癌患者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但是,在活细胞中,P15 对CK2 介导的磷酸化过程的特异性还有待观察,而且该肽的促凋亡及抗肿瘤特性同靶向 CK2 生理学底物的磷酸化受体区域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