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样本DNA自动化提取在高通量测序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3-02-05 21:10:50

组织样本DNA自动化提取在高通量测序中的应用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 radic; 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一、实验背景肿瘤的临床检测对肿瘤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治疗、诊断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临床鉴别肿瘤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以及有创检测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准确性不足、操作复杂、难度大以及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等诸多缺点。

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准确、无创、简易、安全的肿瘤判定以及术前全面评估和明确鉴别方法。

近年来,肿瘤精确治疗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要求有能够制定肿瘤患者个体化且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198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Walter Gilbert共同推出了DNA测序技术,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此后40年间DNA测序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

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肿瘤相关基因研究的深入,基因诊断技术除应用于以往单基因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现在还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甚至术后精确治疗等。

研究表明,肿瘤基因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血液瘤、淋巴瘤等的检测,大大提高了肿瘤临床检测水平。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基因检测方法是基于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firs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iques,FGS)包括Sanger、PT-PCR、FISH等,以Sanger测序法为例,因成本较高,依赖于电泳分离技术,无法进一步扩展和小型化及扩展基因组序列测序程序,很难达到高通量、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商业化的基因测序水平。

2005年Roche公司发布的454测序系统标志着测序技术跨入高通量并行测序的时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