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是英国科学家Cossart及其同事于1977年在筛查无症状乙肝患者血清时无意发现的,由于其是在B组的第19号样品中发现的,故命名为B19病毒。
根据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将B19归为细小病毒科,它是常见的病毒之一,病毒颗粒直径为23nm,无囊膜包裹,单链DNA即为其基因组,人是其唯一宿主①。在分子生物学上有独特性,末端具有长度365个碱基的回文序列,其中G、C含量高,使得B19病毒二级结构牢固,而不易克隆入细菌中。B19病毒同其他小DNA病毒一样有种属特异性,B19病毒有5种基因型,其流行株存在着时间和地理的差异,中国西安发现的三株均属v型②。
B19有两种壳蛋白:VP1(83kD)和VP2(58kD),VP2占大部分,VP1位于壳体外部,只有HPV B19的VP1独特区和VP1-VP2连接区基因编码的蛋白才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B19病毒基因的高保守区可能为某些抗原表位的编码区③。此外B19病毒有一非结构蛋白NSI,可引起细胞死亡,但其作用与细胞毒素或成空蛋白不同,其对热稳定,56℃30分钟仍可存活④。
B19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母婴垂直传经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播,而经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一直倍受人们关注。据研究,人感染B19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种类的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关注较多的是B19感染与幼儿血液系统疾病、妇女流产、胎儿畸形以及幼儿骨关节病的关系。
对于B19病毒引起幼儿血液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是HPVB19具有嗜红细胞性,因为红细胞上具有的P抗原或红细胞糖苷脂,被确定是B19的受体。P抗原不仅局限于红细胞,而且在巨细胞、心肌细胞也存在。从而可解释HPVB19感染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幼儿心肌肿胀变性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病理原因。
如果妊娠期母体感染B19病毒,可经胎盘传播,导致宫内胚胎感染,出现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有自然流产、胎死宫内、或者胎儿畸形。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畸形、基因突变、神经嵴发育异常有关,宫内胚胎期病毒感染是重要的致畸诱因⑤。
B19感染常引起关节炎和关节痛,主要侵犯手、腕和膝部小关节,研究认为B19引起慢性关节炎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认为人关节滑膜细胞上有B19特定结合位点,一旦患者有其他病毒(如腺病毒或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结合点活化就可发病⑥。
课题的意义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