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10 15:35:0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的医疗部门在过去50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性。在2014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学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上,其中北上广三地就占据了100席中的47席。就我国整体而言,收入相关的居民支出集中指数为48%,而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45%,这表明我国医疗支出具有累退倾向。归其原因,根源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严重失衡,城市居民的平均医疗支出几乎是农村居民的6倍,亦表明,我国医疗支出的公共资金大多在集中于发达的城市医疗部门。综上所述,政府公共医疗投入的不同带来的医疗支出差异明显。除此之外,城乡居民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医疗支出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是为了针对我国这种带有不公平性的公共医疗支出分配对城乡居民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作者检索并收集了2005年至2014年底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所有关于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对城乡居民随机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特征,为我国减少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问题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相关的表明我国在医疗支出方面,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医疗支出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李家鸽(2005)指出1996年前就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城镇低于农村,1996年后,城镇高于农村,且这差异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顾卫兵、张东刚(200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水平大大提高,消费能力大大提升,医疗保健消费也不例外,城乡居民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的边际医疗保健支出倾向、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都大于农村;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都将明显地刺激城乡居民增加医疗保健支出,长期则更为有效。

罗楚亮(2008)认为城乡居民差异与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差异也有关联,文章中指出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对医疗费用有显著作用,收入差距程度、医疗费用高低也构成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学视角来讨论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健康状况与可观测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决定健康支出的经济因素。而余央央(2011)研究了老龄化对城乡医疗费用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城乡老龄化与医疗支出的关系也存在着城乡差异,城镇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医疗支出,而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不会增加医疗支出的同时,甚至会导致医疗支出的下降。

综上所述,有关我国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的文献高达两万多篇,且各文献都有其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产生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问题的原因各抒己见,不同文献都有不同观点,但是总结起来,分析的角度无外乎有两个方面,即城乡居民自身的观念、需求和政府在城乡投入的公共医疗支出分配的模式。本论文会在对现有文献充分理解并吸收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差异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更为详细、深入且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力争较现有的文献取得一些突破。

三、主要内容

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