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 医药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同时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以此为契机,我国医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为作为沟通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媒介的医药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容乐观的一面:首先,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 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我国 5000 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 为小型企业;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 三低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
中国医药企业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外医药企业的挑战。而在这一市场上,大部分中国医药企业都要远远落后于国外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实力较以往更加依赖于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信息化在这方面能帮助企业达到既定目标,因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了企业信息化的压力与动力。可以通过借助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才能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正是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医药企业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但是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起步较晚,设资金投入不足,相关人才缺乏, 相关政策的限制,公司管理者重视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对于互联网医药的开发与利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开发应用,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同时对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来说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抓住机会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对我国医药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医药企业如何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制定全新的适应市场的营销战略模式并获取长远的发展,靠传统的方法与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的建设无疑是现代企业创新的一种手段。面对众多的对手及其巨大的规模, 我国医药企业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 才可能产生强大的竞争能力与之抗衡。
“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的说,“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对于我国医药行业来说互联网的应用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
物力,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可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用户。其次,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信息传播更为便捷,使得我国企业有可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