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一环,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从2009年到2019年,新医改已经走过了十年。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改的正式启动。新医改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立为要求完善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之一,明确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的短期目标和“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长期目标[1]。为实现上述规划与目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公共卫生依然面临服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度框架有待完善等挑战,需要在结合我国国情、尊重改革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引导公共卫生服务事业良性发展。本文旨在对新医改十年来我国出台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进行梳理,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文本挖掘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发展路径、变化规律,把握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重点难点,为后续政策的出台、调整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于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类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展开研究。胡同宇(2015)[2]分析研究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提出目前已经取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化、服务量和成效不断增长等阶段性成果,强调在筹资管理、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决策、绩效考核评价等方面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秦江梅(2017)[3]分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提出目前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指出存在项目结构布局不合理、资金利用率不高、投入产出结果不明的问题和挑战,并就项目机制调整、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第二类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提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冯显威(2009)[4]分析对比了国内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政策,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实施项目化管理、增加针对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四个促进政策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武娜娜等(2015)[5]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项目推进上成果显著,但存在职能不清、规范缺乏等多项关键问题,李程跃等(2015)[6]接着提出应扭转错误观念、创新机制、重塑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改善措施。陈会方(2013)[7]分析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执行的困境,强调要发挥政策宣传的政策工具作用,提出强化卫生政策宣传理念、改进卫生政策宣传方式、化卫生政策宣传体制等创新宣传路径。刘亚囡(2013)[8]以山东省为例,研究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服务内容等,分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及实施效果,提出强化城乡一体化管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注重人员技术培训,完善考核制度等政策建议。
第三类是对探索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提出建议。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是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探索方向,正在逐步形成从政府投入到政府购买的转变。代会侠等(2008)[9]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论基础、公共卫生供给领域存在的问题角度阐述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列举总结了各地方政府对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模式,提出了政府购买的机制下,政府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并就这一机制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储亚萍[10]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模式入手,罗列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三个实践模式,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购买的成效,通过分析政府购买模式面临的向谁购买、定价与补偿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了改进方式。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