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化合物对咪喹莫特所致银屑病的药效学影响文献综述

 2022-12-30 16:44:42

实验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胶囊对咪喹莫特所致小鼠银屑病的主要药效学作用,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课题背景: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范围内银屑病患者已超过两千万,该病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及皮肤病研究领域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患处皮肤反复产生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鳞屑下分布有广泛浸润性红斑和明显的出血点,大多数患者具有瘙痒症状。银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角化不全和增生过度异常分化;目前尚无根治该病的方法,临床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1]

白芍总苷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它的主要药效成分被称为白芍总苷(TGP),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苯甲酰和芍药内脂苷,其中芍药苷占90%以上。具有消炎镇痛、调节免疫、保护肝脏及血管内皮等作用。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银屑病、RA、SLE、强直性脊柱炎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皮肤银屑病模型的实验研究,为证实白芍总苷胶囊的疗效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2-4]

实验流程:

1、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1.1实验方案

将雌性BALB/c小鼠(近交系,18-22g),分为以下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维A(5 mg/kg)、白芍总苷胶囊高剂量(720 mg/kg)、白芍总苷胶囊中剂量(360 mg/kg)、白芍总苷胶囊低剂量(180 mg/kg)、阿维A(5 mg/kg) 白芍总苷胶囊高剂量(720 mg/kg)、阿维A(5 mg/kg) 白芍总苷胶囊中剂量(360 mg/kg)、阿维A(5 mg/kg) 白芍总苷胶囊低剂量(18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药等体积的0.5% CMC-Na。各给药组剂量按照人用量折算。

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8天。给药同时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右耳皮肤每日62.5 mg,连续8天,即可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