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滴丸的研制文献综述

 2023-01-11 16:47:45

一.立题依据

1. 选题目的

丹参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好的祛瘀止痛、通经活络以及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目前已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丹参活性成分主要由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构成,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水溶性成包括:有丹参素、丹酚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等。

中药丹参临床上除了用饮片进行配伍组方外,目前上市的丹参制剂和以丹参为主的复方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滴丸等剂型。丹参滴丸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制剂类型,在实际生产和临床应用中有诸多优点和优势,例如工艺简单、生物利用度高、速效、稳定等。目前,丹参已成为心脑血管的常用药,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若能制备出丹参有效部位的滴丸制剂,则可有效的提高其预防和治疗心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2. 选题意义

(1).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因是高血压、血液粘稠、血管肌平滑细胞非正常代谢。丹酚具有抗氧化、抗凝、抗血栓、抗心脑缺血及调节血脂作用,对多种实验性心、肝、肺等组织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2)滴丸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其可使药物在基质内呈分子状均匀分散,具有溶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中药剂型。本实验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进行丹酚滴丸的处方筛选,统一有效部位的含量,最终确定出最优处方以及生产工艺,并作初步的质量评价。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丹参主要通过脂溶性的丹参酮和水溶性的丹酚酸两大类成分,从而发挥扩冠脉、防止心肌缺血和心梗、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但文献资料的临床研究方法还存在欠规范之处,发掘丹参新作用靶点和功效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