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一、背景介绍
现代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需要大量新型材料的使用,其中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不断寻找更低毒副作用、更高生物利用度的新型给药方式。
有些药物具有极高的药物价值,但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多个活泼基团,导致在体内外都极不稳定,代谢快,口服吸收效果差。还有些药物对温度、湿度、pH、光照等敏感,也造成了其不稳定性。[1]如黄姜素[2],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根部提取的黄酮类药物,具有极大的药用和研究价值,但其药物结构极不稳定,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黄姜素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在体内易降解为多种不同产物。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药物结构的修饰加以改善。
多糖是一切生命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多糖不仅本身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在机体内代谢吸收,还存在大量可被修饰的活性基团,便于通过化学修饰来改善理化性质,以达到预期的给药目的。[3]因此,多糖在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其中将多糖与小分子药物通过化学键结合生成多糖药物偶联物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
在多糖偶联物中,高分子的多糖作为载体,而药物链接在载体上作为侧基的一部分。当多糖偶联物进入生命机体内后,其化学键可在体内环境作用下断裂,从而释放药物。[4]由于化学键类型的差异,其断裂的条件也有所不同。通过控制化学键的特性,使之在体内不同部位断裂,可达到药物缓释、控释的作用。此外,研究表明,同小分子药物相比,多糖偶联物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能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等。其次,通过对多糖高分子侧链的修饰,还能影响偶联物的水溶性、吸收速度等,并对增加药物的靶向性有一定作用。[1]
二、研究内容
1、两亲性
两亲性是指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备亲水和疏水两种基团,能被机体有效地吸收,这一特性在药物制剂中起到重要作用。口服给药的药物,必须先溶解于人体内的胃肠道液体,才能被人体吸收,达到疗效。[5]然而,许多高活性的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却十分低,导致不能被机体很好地吸收。而高分子多糖的主链却容易被修饰成两亲性,当多糖与这些难溶性药物偶联时,其亲水特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增溶作用,提高药物活性成分在胃肠道溶液中的溶解度。由于胃肠道的吸收面积巨大,疏水性药物一旦溶解后就非常容易吸收。因此,多糖偶联物的两亲性提高了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两亲性多糖偶联物的亲水端和疏水端都有多种选择,造成了其种类多样性。[6]其中亲水端可从肝素、透明质酸、软骨素、壳聚糖、真菌多糖等物质中选择,而多种药物都可以作为疏水端,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有甲氨蝶呤、水杨酸、布洛芬等。[7]就目前研究来看,多糖偶联物的种类数以万计。成百上千的药物都可以通过制备偶联物来实现更高的药用价值。而多糖的种类也很多,除了天然的淀粉、纤维素等,还有许多新型多糖高分子材料。另外,多糖化学结构的可修饰性也为改良开发多糖偶联物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