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因其良好的美白,抗炎,抗皱等疗效,在古代美容名方中应用广泛,但因白附子具有毒性和刺激性,白附子现今仍被药监局列为化妆品禁用成分。此次毕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上进一步解明白附子的毒性成分和刺激性成分,并开发出白附子的有效解毒方法,同时进行炮制后的安全效应评价。其研究意义是让白附子这种美容效应极好但毒性较大的中药材能运用到现代的化妆品之中。
此次毕设需要先将白附子生品用矾制法炮制后减毒,减少白附子中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的含量,再进行制品冷浸液和混悬液的毒性与刺激性评价,以确定原材料的安全性。其次就是提取白附子的美容成分,首先白附子的醇溶液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用煤焦油兔耳粉刺模型来考察此作用;而白附子中美白成分的提取需要用微波提取法,同时溶解液用水溶液,而美白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生化酶学法测定酪氨酸酶抑制率DPPH分析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来实现。
美容毒中药白附子的研究综述
前言
白附子是古代重要的美容名药,但因其具有毒性和刺激性,故并没有在现有的化妆品中得到应用,此次主要研究的是白附子的减毒,及减毒后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白附子生品主要毒性成分为毒针晶,毒针晶的结构为草酸钙针晶,凝集素蛋白和微量糖类,进入人体后,通过草酸钙针晶的机械刺入和凝集素蛋白的协同作用发挥刺激性,用姜矾炮制后,白附子中的草酸钙针晶含量明显降低,从而使得生白附子的毒性和刺激性明显降低。
白附子对美容的主要功效为美白和抗炎,白附子的主要美白成分是天师酸和桂酸等有机酸类成分,这些有机酸成分能够起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从而抑制黑色素的沉积,可以治疗面部色斑。而白附子的抗炎效果在美容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去粉刺方面,采用醇提的方法提取制白附子,将这种纯提取液应用于煤焦油制造兔耳粉刺模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来考察白附子醇溶液的抗炎效果。
1.白附子的特性及药理作用
1.1白附子的来源、性状及性味归经
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一般在秋天的时候采收,需要除去白附子的根须并将其外皮晒干。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l~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 刺舌。白附子辛,温,有毒。归胃、肝经。[1]白附子有毒,一般炮制后使用,制白附子的外表面呈黄色,一般为淡棕色的半透明状。气微,味微涩。
1.2白附子的功能主治及药理作用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