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茄内酯化合物抗NASH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01:19:42

一、课题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世界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其主要特征是肝脂肪变性与炎症浸润。

常用二次打击假说来解释NASH的病理机制:肝脏中的脂质堆积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形成第一次打击,在此基础上,过剩脂质引发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形成第二次打击,多种损伤累积最终造成肝功能障碍,导致NASH。

酸浆属植物是传统的中药,常用于清肺止咳、利湿化痰,现代研究显示该属植物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适应原性,抗癌,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功能,并显示出在减轻代谢性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

其中,睡茄内酯化合物withanolides能有有效缓解炎症损伤,因此,我们希望探究睡茄内酯化合物在NASH中的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期为NASH/NAFLD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案。

二、实验方案(一) NASH动物模型建立体重为20至25 g的四周大的雄性C57BL/6J小鼠喂食标准饮食和水,将小鼠以12小时的明/暗周期饲养,随意喂食。

适应一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睡茄内酯组,对照组所有动物随意提供标准食物和水,模型组与睡茄内酯组提供MCD饮食。

睡茄内酯组通过口服管饲法每天一次以6mg/kg/day的剂量服用睡茄内酯,持续三周。

结束时处死小鼠并收集肝组织样品和血液,未立即实验的样品在-80℃保存。

(二)实验分组对照组:雄性C57BL/6J小鼠,标准正常饮食,等量清水模型组:雄性C57BL/6J小鼠,MCD喂食,等量清水实验组:雄性C57BL/6J小鼠,MCD喂食,睡茄内酯化合物6mg/kg/day(三)指标监测1.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切片脂质滴分布2.H、O2、NO和蛋白酶等毒性代谢物,造成细胞毒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