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缬沙坦是一款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该药物是起到使血管紧张素Ⅱ的I型(AT1)受体封闭,血管紧张素Ⅱ血浆水平升高,刺激未封闭的AT2受体,同时抗衡AT1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1】其片剂为白色片,口服后吸收迅速,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5%,进食后服药吸收率降低46%,但临床疗效无明显降低,因此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血浆达峰时间为2~3小时,消除半衰期为6~7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4%~97%。
每日服药一次,三天后血药浓度达稳态。
缬沙坦以原型药物代谢,主要(70%)经胆道排泄,其余通过肾脏排泄。
【2】其溶解性为在乙醇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酸乙酯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解。
pH应为3.0至4.5【3】根据国家新版GMP的要求: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洁方法应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4】由于缬沙坦片的生产与其他药物制剂的生产在生产工艺上有所差异,在更换不同品种药物生产时,车间大部分设备将作为通用设备使用,因此须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各种设备进行清洁,消除不同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确保生产缬沙坦片生产后不会对其他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产生影响。
【5】清洁缬沙坦片生产设备应综合考虑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取样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