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鸢尾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01:19:34

细叶鸢尾的化学成分研究课题性质 radic;基础研究应用课题设计型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鸢尾属植物在多个国家被用作传统民间药材,用于治疗癌症、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为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传统民族药材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拟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对细叶鸢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找到结构新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今后细叶鸢尾中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 首先将通过超声提取法对细叶鸢尾进行提取,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总浸膏。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等分离方法和手段从植物提取物中得到单体化合物,并且通过光谱技术(UV、IR、1H-NMR、13C-NMR及MS等)确证化合物结构。

文献综述 1、前言细叶鸢尾(Iris tenuifolia Pall.)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鸢尾属植物越有300个种[1],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等地[1]。

该属植物在全世界被广泛的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物, 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 癌症 、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2-3]。

细叶鸢尾又名细叶马蔺、丝叶马蔺、楚勒布尔-乌布斯( 蒙语) 等,生于固定砂丘或砂质地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细叶鸢尾为多年生密丛草木,根茎块状,短而硬,木质,黑褐色;根坚硬,细长,分枝少。

根及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安胎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4-5]。

2、化学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鸢尾属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鸢尾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黄酮类、苯醌类、三萜类、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 [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