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MPT和NQO1双靶的创新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文献综述

 2023-02-19 23:12:15

一、实验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的病人870万例,即平均每分钟增加6个癌症病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达到690万人次1。

据估计,2015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4292000例,因癌症死亡人数达到2814000人2。

激增的癌症病例给全球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让病患及家属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困扰,所以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作为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必需辅酶和NAD依赖性二磷酸腺苷(ADP,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eralase)核糖基转移酶(主要为ADP核糖基转移酶或聚ADP核糖基聚合酶(PARP,poly-ADP-ribose polymerase)、环ADP核糖聚合酶(cADP合酶,cyclic ADP ribose polymerase)、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s))唯一能利用的物质,参与细胞物质代谢、能量合成、细胞DNA修复等多种生理活动3。

目前,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策略是抑制NAD 的合成途径,4针对NAD 的代谢组进行药物研发,5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则是NAD 补救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所以NAMPT抑制剂的研发饱受关注,已报道的FK866显示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且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在很多癌细胞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中高表达,6NQO1被证实能够使受损的细胞及时停止生长并进行修复或发生凋亡,阻止细胞恶变,NQO1 靶向药物可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抗肿瘤研究热点。

7由于NQO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放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寻找并研究 NQO1靶向的药物对于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beta;-lapachone是NQO1的底物,NQO1 还原产生的氢醌高度不稳定,可经自氧化重新生成醌结构,这个无效的还原-自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ROS,继发氧化应激导致 DNA 损伤,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015年,Moore等人将FK866与beta;-lapachone联合应用于胰腺癌的抗肿瘤研究,9即将NAD 的合成途径限制后,同时增强NAD 在癌细胞中的消耗,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图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