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苷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代谢酶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12-11 20:53:0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桅子是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桅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为木丹,被列为中品。桅子性苦寒、无毒。归心、肝、肺、胃经。能泄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主治热病虚烦不眠、湿热黄疽、消渴、咽痛、吐血热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桅子具有保肝利胆、抗炎镇痛、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胰腺细胞、促进血液循环、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栀子苷是从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运用高科技生产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产品。栀子苷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异名京尼平苷。栀子苷有多种用途,不同条件的发酵,可以制成天然食用着色剂栀子蓝和栀子红,也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等疾病及糖尿病的原料药物。栀子苷属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也存在于杜仲和管花肉苁蓉等植物中。环烯醚萜类( iridoids)化合物是植物界广泛分布的一类单萜, 具有环戊烷并吡喃的特殊环状结构, 且多以苷类形式存在。此类化合物在 C3和 C4 之间存在双键, C4,C8 多连有甲基, 且易氧化成-CH2OH,-CH2 OR,-COOH,-COOR 等基团。作为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不仅在吲哚生物碱的合成及植物分类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

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不仅承担着物质代谢和生物转化的功能(包括糖原贮存、分解红血球、血浆蛋白的合成和去毒),还能促使一些有毒物质的修饰,再排泄到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肝脏血液供应丰富,因此易受到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和刺激因子的侵袭,引起肝脏的损伤。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累积体内造成的[2]

胆汁不仅能够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还能将某些代谢产物从肝脏排出体外,对正常的代谢活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体内的胆汁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处于肠肝循环的动态平衡之中,当胆汁的生成或是流动受到影响时就会引起胆汁淤积。胆汁酸作为胆汁主要成分之一,它的合成、转运、分泌以及重吸收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胆汁的肝肠循环都会受到影响[3]

胆汁淤积不是一种疾病,相反,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这是因为肝细胞胆汁分泌受阻或肝内∕外胆管阻塞而引起的胆汁流量下降所致。随着对胆汁淤积分子机制的逐渐关注,实验性动物模型可为我们研究胆汁淤积分子机制的提供最好的平台。胆汁淤积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肝内肝外胆汁淤积两种模型。依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目前除梗阻性肝外胆汁淤积可外科手术外,肝内胆汁淤积则要采用对症治疗和预防治疗。然而,迄今为止仍缺乏治疗胆汁淤积的有效药物。随着胆汁淤积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胆汁淤积分子机制的研究将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4]

细胞色素P450 ( Cytochrome P450 CYP450 )酶系细胞色素P450酶系由基因超家族编码的酶蛋白所组成。参与一系列重要的内源性物质、药物、致癌物及环境污染物的代谢转化,阻止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蓄积,起到解毒和保护肝脏的作用[5]。胆固醇7a羟化酶(Cholesterol 7a-hydroxylase, CYP7A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之一。胆汁酸有“经典”和“替代”两条合成途径,前者合成占70%以上。CYP7A1是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其表达量和活性对胆汁酸的合成起制约作用。有研究发现,CYP7A1-/-小鼠的胆汁酸合成基础速率只有CYP7A1 / 小鼠的50%,且胆汁酸池明显缩小;在人原代肝细胞中转染CYP7A1基因22小时后,胆汁酸的合成速率增加73%,48小时后增加393%[6]。 CYP7A1作为一个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降脂作用靶点,它能够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并促进排泄,有降血胆固醇功效。CYP7A1对维持体内胆固醇代谢平衡关键作用,其基因表达受脂代谢相关的多个核因子的精细调控,以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有着良好的研发前景。

据此,我们认为栀子苷成分可能影响CYP7A1的表达。 因此,本课题将在用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的基础上,提取肝组织蛋白,采取蛋白免疫印迹法来研究栀子苷对肝内胆汁淤积小鼠代谢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