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斯可皂苷元单抗克隆抗体与量子点偶联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8 17:06:01

一.拟研究的问题:鲁斯可单抗与量子点偶联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和评价并进行稳定性考察

二 .采用的研究手段:对小鼠接种鲁斯可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产生腹水,并对腹水中提取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利用碳化亚胺法(EDC法)进行量子点与抗体的偶联,并对反应底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等因素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并且对反应产物进行浓度标定、稳定性考察以及亲和力测定等,寻找最佳贮存条件,为下一步进行小分子化合物分析实验或免疫荧光实验奠定基础。

量子点(QD)抗体偶联方法研究概况

【摘 要】 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其具有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光稳定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越的性能,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研究中。量子点生物学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如何将抗体等生物大分子有效的偶联于量子点表面并保持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和量子点的发光特性。本文从对四种量子点抗体偶联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作一综述。

【关键词】量子点 单克隆抗体 偶联方法

1、 量子点的简介

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体粒子材料[1],它的特定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典型的量子点的直径范围在1 - 20 nm并且每个纳米微粒包含100-100000个原子。量子点具有量子产率高、摩尔消光系数高耐光漂白和化学降解等优点,此外其还具有优良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与生物荧光染料相比,其激发谱线范围宽、发射谱线窄、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光稳定性好,十分适合作为荧光标记物[2~7]

量子点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光伏、热电或发光二极管行业,近几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泛,在与单抗等生物分子结合应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检验 ,包括荧光免疫分析法(FLISA)、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试验,免疫传感器、DNA探针,荧光成像等,目前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染料。量子点是非常通用的标记物,因为他们被用作标记物可以明显降低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从而节约样品并且提高免疫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2、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