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立克次体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12 19:51:1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业余时间,户外运动的人也因此增多。而这当中就增加了人们接触到虱、蜱的机会也就增加,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而普氏立克次体就是通过虱、蜱等传播,导致人们患上流行性斑疹伤寒。由于其发病体征多种多样,与许多病毒或细菌性感染症状相似。所以误诊案例时常出现,如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或者急性支气管炎以及病毒性脑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误诊是造成其发病率增高和治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显然,改良普氏立克次体的快速检测方法迫在眉睫。同时,由于流行性斑疹风寒最广泛的传播地带为贫穷落后卫生条件极差的地方,现在使用最广准确度最高的检测技术都基于PCR技术上,而PCR实验条件要求高,仪器昂贵,且反应时间长。所以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速度是我们改良普氏立克次体检测手段的主要方向。而本课题使用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普氏立克次体特征性保守序列构建重组质粒,然后提取阳性质粒,通过Nanodorp检测质粒浓度,再将所得质粒进行梯度稀释。接着将梯度浓度的阳性质粒分别加入RPA体系中作为模板,适意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最后利用胶体金试纸对结果进行检测。

本实验中设计引物时,在每条下游引物的5rsquo;端标记上生物素(Biotin);而探针的5rsquo;端标记荧光素(FAM),3rsquo;端添加延伸阻断基团(blocker,如磷酸基团),在第30-40位碱基之间使用碱基类似物(通常为四氢呋喃(THF))替代其中一个核苷酸。使用本方法设计出的引物进行扩增,成功扩增后获得的双链DNA将标记有生物素;探针与扩增后的DNA退火,RPA系统中的nfo酶将在THF部位切断探针,使探针能在聚合酶作用下在3rsquo;端继续延伸,最终获得FAM和Biotin双标记的扩增产物。利用GenLine HybriDetect-2核酸检测试纸条检测样品,若核苷酸序列同时标记有FAM和Biotin,则检测线将显色。

实验流程:

三、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17年03月01日----03月14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