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截止到2008年,全世界共有糖尿病患者2.5亿人,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患糖尿病。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高达1亿多,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1]。目前,虽然有很多药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开发靶标专一、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是第一个被鉴定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是胰岛素信号和瘦素信号转导的主要负调控因子,对2 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PTP-1B 通过使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酪氨酸去磷酸化而阻断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实验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和动物模型PTP-1B 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均明显提高,引起胰岛素抵抗,而PTP-1B 基因敲除鼠胰岛素敏感性却升高。抑制PTP1B 高表达鼠体内的PTP1B 活性,不仅增强了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其糖代谢,而且可以避免因高脂喂养导致的肥胖症。因此,PTP-1B 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类疾病的新靶标,深入研究PTP-1B 及其有效的抑制剂成为治疗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2]。
从荚膜黄芪的根中提取的含量最大的水溶性多糖成分——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能够有效降低T2DM动物的高血糖、增加其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关键是相对于临床上化学降糖药物而言具有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其胰岛素增敏机制与减少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的表达有关[3]。
1材料
健康清洁级4~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购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高脂饲料由75%的普通饲料,加入5%的熟猪油、14%的白砂糖和5%的蛋黄粉,1%胆固醇组成。普通饲料能量组成脂肪10%,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70%,高脂饲料能量组成脂肪30%,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50%。两种饲料均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方法
2.1肥胖模型的建立 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高脂饲料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共喂养8周。
2.2 分组与用药 选取造模成功的肥胖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APS干预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APS组给予黄芪多糖(购自天津赛诺制药有限公司)200mg/(kgbull;d) 灌胃,继续饲养4周。
3检测指标
3.1生化指标检测:每周监测体重和血糖,喂药前和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 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血浆胰岛素测定用小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Morinaga,Yokohama,Japan)。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 的计算采用公式: ISI = ln1 /( FBS times; FSI) 。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