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共享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bull;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bull;斯潘思于 1978 年提出。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闲置的陌生人之间可以将闲置物品进行转移,使闲置物品继续得到使用的一种模式。
随着共享经济的普及以及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共享越来越普遍。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包括所有人力、物力、时间、空间、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根据2022年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881亿元,同比增长约9.2%;直接融资规模约2137亿元,同比增长约80.3%。不同领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办公空间、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领域共享经济发展较快,交易规模同比分别增长26.2%、14%和13.2%。共享经济正以迅猛的发展趋势从线上到线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汽车共享、办公场所共享、玩具共享、电子设备共享以及人员共享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共享经济起源于国外,对其进行的研究也早于国内,然而国外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侧重于对消费者的研究,尤其是基于租赁行为的信任研究。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租赁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交易,交易双方各取所需,完全是自愿的行为。这种交易可以在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出租方承认商家的产品、服务和价格,企业认可承租人的责任感和经济能力。消费市场的基本要求是买卖双方自由交易,但在租赁市场,信任是影响交易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国外学者不同的是,国内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共享经济企业如何运营的问题上。然而,共享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物品损坏、产品老化、信用问题、押金纠纷等,如何优化共享产品和服务,提高共享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主要成果
共享中基于信任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对于共享租赁押金制度的研究尚在进行中。早在1968年吴启宾发表的《论押租金》标志着我国对押金研究的开端,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童越在《共享物租赁押金制度研究》中指出,租赁押金的法律性质包括:抵消预约说、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说、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说、债权质说等观点,并且其对共享物租赁押金制度运行的各个方面做出了现状分析。同样的,运学旺在《共享经济场景中信任对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中指出,信任是共享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只有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才能吸引他们成为共享经济平台的忠实用户。张亚丹在《基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研究》中指出,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环境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黄丽娟在《浅析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租赁起步晚。行业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1)租赁业法律法规不健全,尚未有完备的租赁法出现,租赁行业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2)监管不一致,不利于形成租赁行业的规范化。(3)行业人才缺乏。租赁行有其特殊性,对于经营者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懂运营,还要懂市场、贸易、投资金融等知识。(4)资金筹集难,租赁业融资渠道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发展趋势
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包括所有人力、物力、时间、空间、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根据2022年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881亿元,同比增长约9.2%;直接融资规模约2137亿元,同比增长约80.3%。不同领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办公空间、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领域共享经济发展较快,交易规模同比分别增长26.2%、14%和13.2%。
共享经济拉动就业的同时,也重塑了就业的业态,灵活就业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在美国,灵活就业比重已经达到40%左右,而中国城镇的灵活就业还不到10%。所以,中国的共享经济可提升可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共享主体不断换位,“使用”代替了“占有”,“消费者”变成了“使用者”和“分享者”;共享观念不断更新,共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只不过在互联网 的时代下,共享经济理念被人们明确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共享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智能在线终端的普及,使得P2P模式快速发展,在互联网 的时代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共享经济中;共享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共享车辆,到共享床位、停车位、办公空间、玩具、服饰;共享增量不断增大,传统经济大多是在极少的资源中进行博弈,而今天,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资源共享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社会的整体资源存量大大增加;共享价值不断提升,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超越空间和时间的资源信息沟通和分享,能够对分散闲置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共享社交不断本体华,共享经济除了音乐、电影、软件等产品外,由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虚拟P2P活动,还越来越多地涉及借贷等金融内容。这些活动促使着共享社交的不断本地化;共享技术不断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共享经济”提供了实际支点,从一种单纯的理念变为社会现象,并不断发展、优化、更新。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