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课题背景
1.异柠檬酸脱氢酶(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重要酶,催化异柠檬酸转化为alpha;-酮戊二酸(alpha;-KG) ,此反应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步骤。体细胞内IDH 突变会导致此功能缺失,并将alpha;-KG 转化为致瘤代谢物D-2-羟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 ,同时导致DNA或组蛋白过甲基化。
2.人体细胞有3 种不同的IDH 酶: 胞质NADPIDH1,线粒体NADP-IDH2 和线粒体NAD-IDH3。IDH1 和IDH2 是同工异构酶,结构相似。人类IDH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q33.3,全长18 854 个核苷酸,RNA 长度为2339bp,有10 个外显子,仅1 种剪切方式,其编码的IDH1 酶有414个氨基酸。IDH2基因定位于15q26.1全长18499个核苷酸,其mRNA长度1740bp有11个外显子,仅1种剪切方式,其编码的IDH2 酶有452个氨基酸。
3. IDH概述
(1)根据IDH 的2种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IDH 可以分为NAD-依赖型( NAD-IDH) 和NADP-依赖型( NADP-IDH) ,其中人体IDH1 和IDH2 属于NADP-IDH。NADIDHs只存在于真核生物,NADP-IDHs 存在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NADP-IDHs( 以下简称IDH) 在生物体内存在2种结构: 单体IDH 和同源二聚体IDH。所有真核细胞和大多原核细胞中有单个亚基为相对分子质量40~50kDa 的二聚体IDH,少数原核细胞中有相对分子质量为55 ~ 80 kDa 的单体IDH。
- 可行性研究
1.IDH 突变在低级胶质瘤、二级恶性胶质瘤、黑色素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骨髓增生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以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中都存在。肿瘤细胞中IDH突变位点为IDH1 Arg132 (R132),IDH2Arg172 或IDH2Arg140 (R140)。IDH 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IDH 突变位点IDH1/R132,IDH2 /R172 或IDH2 /R140,使体内致癌代谢物D-2HG 减少,诱导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效果。因此,将突变IDH1 和IDH2( mIDH1 和mIDH2)作为标靶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癌症治疗途径。
2.伊那尼布是以变异IDH2 为靶标的小分子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变异IDH2 被伊那尼布抑制后,可以降低2-HG 水平,进而诱导髓细胞分化。IDH2 突变的AML 患者,在给予伊那尼布治疗后,血液中2-HG 水平降低,血球计数减少,成熟髓细胞增多。
- 要解决的问题
伊那尼布单一疗法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数据,来自于214 例复发或难治性AML患者(每天给药100 mg)。接受伊那尼布治疗时间的中值为4.3 个月(治疗时间在0.3~23.6 个月)。接受伊那尼布治疗期间的死亡率为:4.2%(用药30 d内,死亡9 例患者,9/214),11.7%(用药60 d 内,死亡25 例患者,25/214)。发生率超过20% 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胆红素升高、食欲减退。77.1% 的患者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ge; 2%)的严重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增多(10%)、腹泻(6%)、恶心(5%)、呕吐(3%)、食欲减退(3%)、肿瘤溶解综合症(5%)、分化综合征(8%)。分化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发热、急性肾衰竭、缺氧、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最终统计结果显示,214 例患者中有92 例(43%)因为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导致中断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分化综合征(4%)和白细胞增多(3%);10 例患者(5%)因为不良反应而降低给药剂量;36例患者(17%)由于不良反应而完全终止伊那尼布治疗,其主要原因是白细胞增多。
四、结束语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