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015年5月20日,CFDA国家总局发布对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飞行检查情况通报中提到,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擅自改变提取工艺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由稀醇提取改为3%盐酸提取;从不具备资质企业违规购进银杏叶提取物,且其提取工艺也为3%盐酸提取。该行为已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及药品GMP相关规定,已对药品的质量构成威胁,对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药品实际生产工艺与批准工艺不一致的问题由来已久,上述案例只是飞检出来的个例,在实际药品生产中不一致的现象非常普遍,对药品质量构成了潜在风险。因此生产工艺的把控对于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CFDA总局在2007年就对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和处方进行核查,2009年CFDA总局对基本药物生产工艺和处方进行核查。但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2007年前批准上市的品种未按照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改变生产工艺不按规定研究和申报,故2016年8月CFDA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开始对所有药品进行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
然而,由于公告规定的内容仍然存在模糊地带,不一致的问题又沉珂已久、原因纷繁复杂,生产工艺核对工作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此公告征求意见稿,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批判性地借鉴国外做法,探讨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的生产工艺核对工作提供建议。
二、研究意义
1.提高药品质量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药品生产工艺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药品的过程和方法,国内部分药企的生产工艺很难保证药品质量的均一稳定,甚者同一药企同一批次的药品质量差别也很大,从而影响了疗效,难以科学地证明药品的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从而增加了群众安全用药的风险,而按照监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也可以更加切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2.改善制药生产水平,提升我国药企竞争力
在国际化的当代,国外的药品由于其质量稳定,疗效显著在我国市场更具竞争力,而我国药品长期以来质量参差不齐,较大程度失去了国民的信任,这对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尽管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短期会引发行业大洗牌,让行业面临阵痛,但对我国制药工业走向规范化、国际化意义深远,有利于合规企业脱颖而出,提升制药行业的生产水平。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