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依据:
益康唑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既能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也能抑制核糖核酸合成。硝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极微溶于水,微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作用机制与酮康唑相同。抗菌谱与咪康唑相似,对念球菌属、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组织浆胞菌属、孢子丝菌属等均有抗菌作用,对毛发癣菌等亦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红色孢科、毛霉属等抗菌作用差。临床用于治疗皮肤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也可用于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等。【1】
4T1 是从410.4瘤株中未经诱变筛得的6-硫鸟嘌噙抗性细胞株。当注射到BALB/c小鼠中时,4T1自发产生高转移肿瘤,可转移到肺,肝,淋巴结和大脑,同时在注射部位形成始发灶。 诱导转移时不需要摘除始发灶。4T1细胞在BALB/c小鼠中的生长与转移特性与人体中的乳腺癌十分相近。这种肿瘤是人VI期乳腺癌的动物模型。4T1-诱导的肿瘤在手术后及未手术情况下转移的动力学相近,可以用作手术后及未手术模型。跟其他肿瘤模型相比,由于4T1的抗6-硫鸟嘌噙特性,微小的转移细胞团(少到仅仅1个)也可以在许多远端器官中检测到。【2】
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扩散到远处器官,是癌症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进入邻近组织以及渗入血管、淋巴管,对于癌症的转移来说是必需的。侵袭性癌细胞获得的迁移性表型,与几种涉及细胞运动性的基因表达增加有关,该表型使得肿瘤细胞与来自微环境的信号相应答,从而触发肿瘤侵袭。涉及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有可能成为抗转移治疗的潜在性靶点。【3】前期研究表明,益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效应,但关于其抗肿瘤活性,对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的影响尚未见报导。
主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拟通过MTT实验检测益康唑对4T1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益康唑对4T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考察益康唑对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益康唑的抗肿瘤活性。
1.四唑盐(MTT)比色实验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