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保证药品在流通的全过程中始终符合质量标准而制定的针对药品计划采购、构建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对我国药品经营企业强制执行的行业标准,是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市场准入条件。
GSP作为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手段,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动态性的特点。2000年4月30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作为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基本准则,从机构与人员、硬件、软件等方面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2012年11月6日,卫生部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并于2013年1月22日正式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新版GSP的修订是我国药品流通监管政策的一次较大调整,是对药品经营场所应具备条件和规范要求的一次较大提升。
1.2 研究意义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后,相关实施细则、GS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及GSP现场检查项目等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并未随之发布,在新旧两版GSP实施交替之际,做好衔接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几年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报告中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对常见的缺陷项目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新版GSP的修订重点,分析新版GSP修订的条款与统计分析的结果的关联性,据此总结出新版GSP在认证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二:一、对近几年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中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二、为即将在6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GSP认证提出建议,以帮助药品经营企业实现新老版GSP认证的顺利衔接。
2 文献综述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